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通讯员 刘贵增 高原 报道嘉汇优配
6月26日14点50分,青岛市民秦女士到开发区银行网点办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和转账业务。银行工作人员交流询问发现客户参与网上投资理财,交易用途明显存疑,立即联系反诈中心民警,警银协作共同对客户实施劝阻,成功拦截资金损失1.6万元。这是山东警银联动反诈的其中一个案例。
山东紧盯现金、黄金“两金”线索打击和涉诈资金拦截,创新“线索快打”机制举措,强化研判打击,密切协作配合,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6月以来,全省共拦截阻断涉诈资金现金1400余万元、黄金1600余克,线索拦截率提高7.1%,资金拦截量环比上升12.2%;抓获犯罪嫌疑人332名,打掉洗钱犯罪团伙3个,工作质效明显提升,有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宣传员+劝阻员
主动作为,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线索主导,防范在先。山东召开警银协作专题会议,部署异常交易、取现线索交互工作,利用资金侧治理系统,加快异常数据处理,精准发现取款受害人,开展预警保护工作,实现警银高效联动处置。全力开展预警劝阻,充分发挥银行基层触角优势,引导更多前台柜员成为“宣传员+劝阻员”,及时发现、快速甄别异常取款人员,将涉诈资金“拦在身边”。6月17日,工商银行青岛四方人民路支行向青岛市公安机关通报线索,2位老人要求紧急取款给“孙子”治病,但无法提供家人联系方式,民警接报后立即到场核实情况并并老人进行劝阻,成功避免8万元财产损失。
银行系统常态化部署滚动式风险排查清理工作,重点排查发现异常特征行为账户,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拦截涉诈资金。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属梁山农商行发现辖内一企业账户出现异常,遂对其开展临时性管控措施嘉汇优配,随后被发现涉及江苏盐城一起案值100万元的电诈案件,由于发现及时、措施得力,该案资金被全部成功拦截。
线上劝阻+见面劝阻
打防并举,提升劝阻拦截能力
部署开展精准打击。针对银行系统实时共享的疑似嫌疑人取款线索,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侦查中心优势力量,挖掘溯源涉诈团伙,果断出击,确保将人员和资金“拦在本地”。临沂市公安机关精准打击,成功打掉一本地取现团伙,抓获组织者在内的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达110万余元。
多措并举分类劝阻。针对疑似受害人取款线索,警银同步开展劝阻和资金拦截工作。采取“全量短信提醒+重点电话劝阻+高危见面劝阻”的劝阻模式,对全量线索目标进行短信提醒,存在连续跨行取款等情形的逐一电话劝阻,曾被多次预警的逐一见面劝阻。近日,威海市公安机关根据研判,发现辖区一居民被人以“取消保险自动续费服务”为由实施诈骗。民警迅速赶赴其家中,在持续劝阻同时迅速断网阻止通话,最终成功劝醒受害人,避免损失46万元。
快查快处+社会宣防
密切协作,提升联防联控能力
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对银行网点、ATM设备和黄金等贵金属销售商户等重点场所,明确责任人,划分责任区,绘制“实战地图”,构建“一点触发、多点响应、快查快处”的警银协作快速处置机制,最大限度缩短快速响应时间。吸纳警银专班业务骨干组建专班,对重大案件开展逐案复盘,梳理“线上实施诈骗+线下‘两金’转移”案件特点,提炼受害人和“车手”行为特征,在银行系统开展全域风险提示。潍坊市反诈中心接到建设银行潍坊分行通报线索,称一男子预约取现30万元且神色慌张,立即启动响应机制,潍城区民警立即出警核查,后经查实王某系企图“领取扶贫款”的“工具人”,所取现金系河北沧州一受害人被骗资金,目前上述资金被全额拦截并返还受害人。
强化社群宣防力量。山东各地进一步强化群聊宣教矩阵,将涉“两金”案例宣传透进小区群、社区群、企业群等活跃群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杜某在小区业主群内看到预警信息后,主动前往辖区派出所反映情况,此前其已在莱芜银座购买了黄金228克(约合20.78万元)准备交给前来接头的“朋友”,看到群里的宣传信息意识到可能被骗,成功避免巨额经济损失。
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