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曼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给外贸发展带来诸多挑战,金融需要从信贷、保险、科技融合、跨境金融创新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
充足的资金是外贸企业开展业务的基础,信贷支持则是解决外贸企业资金问题的核心手段。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针对小微外贸企业。小微外贸企业在外贸主体中占比较大,但由于自身规模和资产限制,常面临融资困境。金融机构可依据订单、物流、海关数据等多维度信息,构建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体系,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为信用良好、经营稳定的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外贸业务涉及国际市场,面临诸多风险,如汇率波动、海外买家信用风险、政治局势变化等。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有效工具,在金融支持外贸中不可或缺。一方面,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降低企业投保门槛,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保障;优化理赔流程,缩短理赔周期,当风险发生时,企业能及时获得赔付,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创新保险产品,针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开发专属保险产品,涵盖运输途中货物损失、知识产权纠纷、平台交易风险等,为外贸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机构还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外贸企业的交易数据、信用记录等,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评估,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实现贸易信息共享、单证电子化流转深富优配,简化跨境结算流程,降低结算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提升服务体验。
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